目录
文化研究
大理花子会民俗文化调查研究彭祥榕;1-3
数字化背景下常州非遗保护和传承研究周贵平;4-6
哲学·历史
梦的美学特征及其永恒之境尤芳;7-9
越南李朝时期的祥瑞现象初析杨勋;翟若男;10-13
文学研究
李廷忠《橘山四六》版本考述胡杰;14-16
论海男诗歌的生命意识——以诗集《忧伤的黑麋鹿》为例李华栋;17-19
语言学研究
雪上竞技体育术语的命名特征及其汉译梁红;李浩宇;陈海霞;20-22
生态翻译学“三维转换”视角下随笔的英译——以《早老者的忏悔》为例刘朝武;姚孟彦;23-25
中文演讲中模糊限制语使用的性别差异研究解丽丽;26-28
党史党建·思政教育
中国共产党百年自我革命的经验与启示丁玮;29-31
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语文立体化“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王伟;32-34
高校“青年大学习”行动现状及提升学习成效的对策研究袁敏敏;35-37
立德树人视域下高校资助育人路径研究——以闽江学院为例肖子华;38-40
“三全育人”视域下高校心理育人路径探析霍明亮;41-43
新时代大学生“四史”教育探析——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易铜;44-46
协同理论视域下生态社会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索崔安安;47-49
广西高校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的意义和途径敬晓娟;50-52
依托丰富文化资源推进高校文化育人实践——以海南大学为例公衍峰;53-55
论大学生的生态道德教育黄秋燕;覃青必;56-58
高职艺术设计类专业课程思政改革与实践——以住宅室内设计课程为例翟胜增;59-61
湖湘红色文化促进思政教育改革研究娄文浩;62-64
劳动育人视域下志愿服务融入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践路径研究——以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黄帅;宋开春;65-67
职业教育研究
地方文化融入高职英语课程价值意蕴探讨——以连云港市为例庞莹;68-70
基于互联网的高职医学院校学生生命教育平台构建的需求调查陈俊霞;张小玲;池长德;龚国梅;71-73
田径中长跑专项速度训练探微孙宏达;吴林檀;74-76
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招投标与合同管理课程中的应用研究贾学萍;77-79+98
职业教育智慧课堂教学设计研究郑晓星;80-82
创新型城市建设背景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路径选择袁明慧;武永峰;83-85
独立学院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以南京邮电大学通达学院为例卞文献;86-88
教育理论与实践
新时期大学生寝室文化建设研究李蒙;89-91
关于听力障碍学生挫折教育的思考黄亚茜;92-94
大学生心理教育及服务的第三方介入机制研究何阳;95-98
民族舞蹈应用于幼儿园早操活动的实践研究李贞娴;沈明泓;99-101
核心素养导向下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的教材解析卓毅;胡磊;102-104
经济·法律·社会
刑事政策视野下野生动物资源保护赵怡;105-107
大庆精神口述历史研究的社会学分析及其时代价值王芳;108-110
“八大特征、八大启示”——新时代武术文化发展的新思路新方向姚亚行;耿海潮;张献科;111-113+160
新时代我国应急管理体制发展研究李治;114-116
黄河流域文化名城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对策——以八朝古都开封为例李菲;117-119
幼儿园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教育与管理机制探究刘颖;黄鑫宇;120-123
从混乱走向秩序——以部门规章规制共享充电宝的运营为重点杜洪洲;124-126
《立法法》修改后的自治州立法实践研究戚一喜;127-129
用焦裕禄同志“三股劲”指导和助推乡村振兴刍议邵运辉;付珈羽;130-132
沧源佤族饮食文旅资源开发研究师倩;133-135
艺术·传媒
长相思兮长相忆——古筝曲《长相思》的美学思想评析陈爱娟;136-138
现代影视海报设计中的内涵体现——以《我在故宫修文物》为例邸小松;魏巍;139-141
人物造型设计对影视人物形象塑造的作用研究吴允萱;142-144
中国传统文化在公益广告中的应用魏艳伶;石兴慧;145-147
主题晚会《灯塔》的创作构思及启示叶胜;148-150
微信表情符号的理解和误解鞠然子;151-153
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保护与传承研究梁舒寒;154-156
宋金砖雕艺术的美学精神及审美特征李士仓;157-160
郝建民绘画作品欣赏郝建民;2
王洪让摄影作品欣赏王洪让;3